close
健康議題 人際互動台灣職場上大量使用英文名這件事,我認為,為什麼台灣人不排斥在職場上使用英文名?其實是因為英文名創造出一個最舒適的心理距離。

台灣人喜歡在辦公室裡用英文名字?

圖片來源:Yusuke Kawasaki 樂威壯


其實關於台灣人為什麼喜歡取英文名字而非直接將中文名英譯的討論,在台灣一直是一個常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議題。當然,這樣的習慣不只是台灣人獨有。包括了對岸的中國跟香港,以及韓國,都是屬於喜歡另外取一個英文名字的國家。

相對起來,日本人就更傾向直接使用他們的日文名的英文,而非另取一個英文名。很多人在討論這種現象時,通常會歸因在各個國家的文化因素。對於複雜的文化議題,Miula沒有太多興趣討論,也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但就台灣職場上大量使用英文名這件事,我認為,為什麼台灣人不排斥在職場上使用英文名?其實是因為英文名創造出一個最舒適的心理距離。

這是什麼意思呢?一般來說,我們對一個人的稱謂,其實是可以展示出親密程度的。在中文裡面,如果直呼對方的三個字的全名,相對就是顯示出與對方的距離感很遠。而如果只叫他後面兩個字的名字而省略掉姓,則就會顯得距離很近,相當親密。

同樣一個李大仁,當你叫對方「李大仁」或者是叫「大仁」,這兩種稱謂的距離感完全不同。前者心裡距離很遠,後者心裡距離很近。

而在職場之中,對絕大多數你說熟不熟,說不熟又整天一起開會的同事/長官/下屬,連名帶姓的稱呼法顯得過度生份(陌生),只叫名字又太過親密。這個時候,英文名字就可以提供一個非常適當的心理距離了。

叫 「李大仁」→太疏遠
叫 「大仁」→太親密
而假設李大仁有個英文名字叫 Bryant….這個名字的距離就正好介於上面兩種稱謂的中間,不至於過度生份,但也不會讓人覺得你在裝熟。

英文名字的心理距離,大概是那種 「我跟你不算不熟,但也不到親密好友的程度」,而這個距離對於想跟員工裝開明的老闆,或者是想要覺得自己跟老闆是某個程度的夥伴關係的員工,都非常好用。

老闆叫員工 :「Johnson,你昨天報告作的不錯」,感覺起來又親切但卻也不會過度親密而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員工跟老闆說 :「Mike,我覺得這份策略有一些改進的空間」,感覺起來也不像臣子向皇帝報告那麼悲微。

所以在台灣職場,會大量使用英文名也是很合理的。而除了英文名字以外,還有另外一種稱謂也提供了類似的心理距離,那就是「暱稱」。

我們在職場上,也常會叫一些人 「小李」、「老王」、「華哥」、「王總」、「周董」 之類的,這樣的暱稱(nickname),提供的心理距離,也是介於直呼全名跟只叫名字之間。

很多沒有使用英文名的人,其實是用了暱稱來代替英文名字創造出這樣的心理距離。而這種不過度親密卻也不過度生疏的心裡距離,在職場上真的是有其價值的。所以,在台灣,使用英文名字作為職場的主要稱謂,其實也就不意外了。

畢竟無論是老闆,或者是員工,都不想回到 「周經理」、「李小姐」、「張先生」 這種稱謂的時代了。

犀利士免費試用壯陽藥散賣 犀利士 樂威壯 必利吉 萬艾可雙效 效果好不好,壯陽藥哪一種最有效,這幾種一次試了就了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sg04136 的頭像
    msg04136

    人際關係的重要、影響與態度

    msg04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